收藏孟子网|注册 |登录
简体中文  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亚圣孟子 > 孟学研究

中国哲学研究的回顾和展望

时间:2014-04-03 00:00:00  来源:《中国哲学史》(京)1998年01期   作者:

李宗桂


  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,我国逐步实行改革开放,无论在社会结构还是思想文化方面,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。中国哲学的研究也不例外。客观地总结、理性地反思中国哲学研究的经验教训,展望未来发展趋势,这对于中国哲学的研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。


  一


  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研究,始于胡适的《中国哲学史大纲(卷上)》(商务印书馆1919年出版,近年中国大陆出版了多种版本)。其后,主要的有三十年代初期出版的冯友兰《中国哲学史》(1931年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上册,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上下册,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4月出版“新一版”);四十年代初期出版的张岱年《中国哲学大纲》(1943年北平私立中国大学讲义,1958年北京商务印书馆按照原书纸型出版,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“新一版”)。胡适在书中十分注重方法论,认为哲学史是关于人生问题的“种种研究法和种种解决方法”(《导言》),主张按照达尔文进化论的观念对其进行历史的考察;认为哲学史是“循序渐进的思想发达史”,“最重学说的真相,先后的次序和沿革的线索”,“第一要务,在于使学者知道古今思想沿革变迁的线索”(同上);主张用西方哲学的体例和模式,建构中国哲学史体系。冯友兰在书中主张,研究哲学史“是要在形式上无系统之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”;注意探讨哲学家思想的中心观念及其层次构架,以及学派的兴替和思潮的演变。张岱年在书中侧重于对中国哲学固有范畴、概念的梳理,考察其历史演变,并探讨了中国哲学的特点。概而言之,这些著作都重视方法论的问题,都重视中国哲学固有概念的诠释,以及中国哲学发展线索的清理。而且,十分重要的一点是,作者都采用了西方哲学的理论分析和体系建构方法。可以说,在本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哲学研究中,“学理研讨为上”是重要的特征。把哲学史看作思想发展的历史,认为哲学史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,中国哲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范畴和概念,是这个时期的普遍认识。


  五十年代以后,随着国内政治气候的变化,中国哲学研究历经坎坷。受当时全盘“苏化”的制约,中国哲学史研究受到“苏联模式”的影响,特别是受从50年代到70年代期间的“唯政治思维”的箝制(参见拙文:《唯政治思维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》,载《新华文摘》1992年第11期),导致中国哲学的研究也走上了政治化、简单化、甚至庸俗化的道路。这主要表现为把中国哲学史简单地化约为“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,辩证法和形而上学”的斗争史,并且将其提高到政治斗争的层面分析,认为“唯物主义必然进步,唯心主义必然反动”,从而使中国哲学的研究单调沉闷、枯燥无味,甚至出现了不少令人扼腕长叹的悲剧、啼笑皆非的闹剧(例如“孔丘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吹鼓手”,“中国哲学史就是儒法斗争史”,等等)。显然,这个时期的中国哲学研究,尽管有一些成绩,但在总体上违背了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,违背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实际,因而是令人痛心的。


  八十年代以来,随着政治动乱的结束,改革开放的进行,中国哲学的研究出现了新局面。这个新局面出现的前奏,是1979年在山西太原举行的“中国哲学史学会”成立大会期间,以“中国哲学史方法论”为主题的热烈讨论,会后出版了《中国哲学史方法讨论集》,(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出版)。其后,报刊相继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文章。以对苏联日丹诺夫的“哲学史定义”的突破为契机,学术界围绕哲学史的定义、对象、范围、目的,哲学遗产的继承,唯心主义的历史评价,哲学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,各抒己见,相互辩驳。先是对流行了将近三十年的“两军对战论”(唯物对唯心、辩证法对形而上学,又称“对子论”)进行反省。经过讨论,初步形成共识:中国哲学史并不仅仅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、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的“两军对战”的历史;“对子论”不能准确概括中国哲学的实际。进而,有学者发表文章,论述“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的进步作用”,对历史上的“唯心主义”学术流派和“唯心主义”哲学家,给予了相当程度的积极评价(金春峰:《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》、《对唯心主义要具体分析》、《作为哲学思想发展前进的一个环节的唯心主义》,(《读书》1980年第1、2、3期),方立天:《评唯心主义在社会史上的作用》,(《人民日报》1980年7月17日);王树人:《关于唯心主义在一定条件下起进步作用的问题》,(《人民日报》1980年8月18日)。


  在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研讨热潮中,一些学者针对流行了三十年的“两军对战论”,提出了“圆圈论”。“圆圈论”者认为,哲学史就是人类认识发展史,人类的哲学认识充满矛盾和曲折,有其发展的阶段性。每一阶段的哲学运动,大体都有一个思想的起点和终点,形成一个首尾相应的逻辑进程。这个逻辑进程,必然经历曲折和反复,肯定和否定,由偏到全,由低到高,“表现为近似于螺旋式的曲线,近似于一串圆圈组成的大圆圈”,因此,中国哲学史研究应当“努力去探索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中所固有的‘圆圈’”(萧
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