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孟子网|注册 |登录
简体中文  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习儒堂 > 有奖征文

“孟母三迁”与“传道”

时间:2014-08-17 14:37:17  来源:  作者:未知

    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人们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。《三字经》里说:“昔孟母,择邻处。”孟子是儒家的“亚圣”,地位仅次于孔子。现在人们常说,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性。这句话很适合孟子。
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逐渐流传开来,成为封建社会启蒙教育中最为习见的经典范例。足见儒家对教育环境是多么重视。耳濡目染往往会造就一个人的习好和品性。战国时期的墨子一次见到纯白无染的丝线后,禁不住流下眼泪来,因为这纯白无梁的丝线可以染成黄色,也可以染成黑色。儿童的心灵晶莹透澈,就像这纯白无染的丝线一样,可以成长为有仁爱心肠的有用之才,也可能变为十恶不赦的罪人。或许孟母不一定有多少文化修养,但一定生活在一个儒家文化传统浓郁的氛围里。否则,她为什么要守节不改嫁,不为孩子找一个教育他的继父?她为什么对礼仪文明如此向往,非要以揖让有礼为可学?我们从孟子后来继承儒家衣钵,倡导有浩然正气的大丈夫人格上,不可以隐约看到孟母本人的影子吗?
    读了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,人们往往觉得儒家十分重视教育环境。是的,这没有错。但仔细一想,其中应该还有这样的蕴含:身教重于言教。或者说,使教育环境真正起作用的因素还是施教者本人的言行品德。孟母以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果毅行动深刻影响了孟子的未来,这已经很说明问题。我们再来看儒家圣贤先师的做法,他们何尝不是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润泽着莘莘学子?孔子和孟子的学生把他们老师的言行记录下来的做法,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    《三字经》中紧接“昔孟母,择邻处”之后是这样两句话:“子不学,断机杼”。一次孟子离家求学,刚离家不久就回来了,孟母见到他,没有痛哭流涕,数说自己如何白费了苦心,而是当机立断,她当着孟子的面,把快织好的布一剪而断,并告诫孟子说:学习如织布,织布半途而废就像我割断的线一样;学习半途而废,将来不堪造就。这真是一位智慧而果决的母亲。试想,如果孟母不抱守向往文化教养的理念,我们还会见到在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的孟子吗?离孩子最近的人往往最容易产生春雨润物般的影响。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如此,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如此,一位品行高尚的老师总是让学生觉得“瞻之在前,忽焉在后”(《论语·子罕》),因为除了“授业”“解惑”,老师还应该“传道”。孔子的高足多少都带有孔子的气度,其中原因除了学业上的传承,关键还是文化理念和道德追求上的自觉影随。比如那位勇猛得有些粗率的子路,临死的时候居然还不忘老师的教诲,把帽子戴正,把帽带系好,那种对君子人格至死不渝的实践,令人感慨,令人动容!

......
 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精彩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