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孟子网|注册 |登录
简体中文  繁体中文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母亲节 > 活动回顾

苦中的幸福--黑龙江省陈立香事迹材料

时间:2014-08-17 14:59:17  来源:  作者:未知

 
 
  我叫陈立香,今年43岁,家庭共有4口人,我和丈夫(柳会君)都是大庆石油管理局天然气公司一分公司杏九联工人,儿子柳楠楠是大庆石油学院二年级学生,女儿就读高中。家住大庆市红岗区红岗街道爱心社区。

  作为一个女人,我很难达到女企业家那样的辉煌,但我一直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,我是一个脑瘫孩子的母亲,能把脑瘫孩培养成一名大学生,一路上虽然困难重重,但走到今天回头望望,我的生活中透露出的是幸福和乐趣。

  1985年6月的一天,在佳木斯市桦南县医院,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,望着可爱的儿子,初为人母的我心满意足地笑了。孩子出生第三天中午,我正在家中给儿子洗澡时,水盆里的孩子突然抽搐起来,两眼发直,表情十分恐怖,见状我的父亲及姐姐赶忙把孩子送到了医院,经过一天一夜的紧急抢救,孩子的生命终于保住了,但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--医生宣布,我的儿子已被确诊为脑瘫患儿,从事医护工作的我清楚地知道,脑瘫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出生后或婴儿期控制运动的脑组织受到损害,肌肉控制失调引起身体运动损害,导致病儿身体运动困难,最终带来孩子的低智、听力、视力、语言、情感,学习的种种障碍。总之患了脑瘫的孩子,无异于被“判了死刑”。面对孩子的病情,家人朋友都劝我放弃吧,不然以后的路走起来会非常艰难,但我作为孩子的母亲,是再也说不出“放弃”二字,因为他也是一条生命啊!作为他的母亲我怎么能不要自己的儿子呢?所以我下定了决心,无论以后怎样,我都要面对,就在那一刻已经注定了我们未来道路上的艰辛。孩子渐渐的长大了,随之而来的后遗症在他身上可怕地出现了,孩子到两岁也还不会走路,不会说话,听不到声音,眼睛斜视,无法站立,并且经常半夜抽搐,每次发病,孩子就好似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,而我也像跟着他死过去一回……不知经历过多少个风雨之夜。无数次生死一线的历练,去医院的这条路上我抱着孩子不知跑了多少遍,每次看着孩子抽搐时青紫的小脸儿,我的心都在滴血呀!但每次我也都在心里大声的告诉着自己∶坚持住,不能放弃!三岁时孩子仍然不会走路,连站都不站不起来,我心急如焚,我清楚地知道,仅仅保住孩子的命不行,我暗暗发誓:不管自己吃多少苦都要给儿子治病,尽可能地让他象正常人一样生活。

  我爱人每月200多元钱的工资,是当时家中的全部经济来源,为了尽快攒够手术费,我就在家中小平房开了个食杂店。从此,附近居民经常会看着我怀里抱着孩子,后面背着个装满烟酒,罐头的大包袱,为了省钱,不坐车就这样忙忙碌碌的来往于采油四厂和红岗压气站之间。不知多少次因过度劳累,我累得昏了过去,直到孩子的哭声把我唤醒。就这样,我用辛勤汗水换来了一分耕耘,慢慢的孩子的手术费终于一点点的积攒了起来,在孩子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,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。

  由于病情复杂,手术难度很大,医院里的专家再三研讨后决定先进行腿部的矫正手术,在髋关节右侧切开塞入钢丝,将髋骨用钢丝固定,再用石膏固定,经过一个月的精心准备,于1992年12月,孩子被推上了手术台,手术进行了五个小时,我一人守在手术门外,像熬过了五个漫长的世纪,不知道孩子在里面怎么样了,还能不能下得手术台。手术室的门开了,当我看到面色苍白,全身固定着石膏的儿子,心真是提到嗓子眼里。没想到此时我的耳边竟然传来“妈妈,我要喝水……”听到儿子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,我一下子泪流满面--我的儿子终于闯过来了。压抑了太久的情感随着我的泪水宣泄而出。为了防止儿子术后患上褥疮,我就用双手托着儿子的臀部,病房里没有凳子,我就一直蹲着,在拆石膏前的45天里,我的手托了儿子整整1000多个小时。

  大年三十儿子身上的石膏被拆下,正月初七我带着两个孩子住进了哈医大二院。当时小女儿四岁还离不开我。经过一个月的漫长等待,儿子第二次被推上了手术室,手术做得很成功,这次是做眼睛手术,双眼被罩住,什么都看不见,我除了悉心照料儿子起居,还给他讲故事,讲人生哲理,鼓励儿子要坚强一些,为了省钱,在儿子做手术的三个月中,我从舍不得租用医院的陪护床,总是把小女儿放在他哥的病床上,我自己总是站在病床旁边照料着孩子。实在累了就坐在病房的地上歇会儿脚,晚上当两孩子睡着了,我就倚在床边打个盹儿,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,我总是想办法张罗可口的饭菜给孩子,而自己总是随便吃点馒头咸菜就算了事。

  儿子的眼睛好些后,我又带着两个孩子到佳木斯脑瘫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,为了跟踪普查,我带着两个孩子在大庆、哈尔滨、佳木斯三地来回不停的奔波着,省里凡是有治脑瘫的医院,我几乎都跑遍了。孩子身体一天天好转,而我则因为营养不良,过于劳累累垮了。

  二十年的漫漫求医路,吃了多少苦,流了多少汗,我都已经记不得了,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,给儿子治好病的想法从来没有动摇过。但有一件事情至今我仍不能释怀:1996年8月14日我那远在佳木斯的老父亲病势沉重已是来日无多,娘家人来电报催我尽快回去,可当时正赶上儿子在病床上我实在脱不开身,就在心里对父亲说,等等我父亲,孩子有一点点好转我马上就回去看您……然而父亲没能等我……可能是看到女儿太累了吧,他走了,消息传来,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放声痛哭。

  经过几次手术治疗后,儿子能自己走路了,说话也清晰了许多,眼睛也能看到东西了,这个结果连很多医生都啧啧称奇,但我没有满足于此,我要让儿子像别的孩子一样继续上学读书,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,这才是我最终的奋斗目的。

  陪儿子一起学习是一个十分艰辛的过程,因为课程耽误的时间太长,孩子学起来非常困难,此时我又成了儿子的老师,跟孩子一起学习,慢慢的我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,开始读一些名著,百科全书,我和孩子一起成长,儿子求学历程的艰难,是正常人无法想像的,几次全身麻醉的大手术后,让他的智力严重受损。右手不能拿笔,面对这种情况,我便当起了老师和孩子之间“使者”我不懂就去学校和老师沟通,争取最大限度地保持儿子正常学习生活。

  为了让儿子形成自强的性格,我总是利用各种机会给儿子讲一些立志的故事,久而久之,张海迪等自残志坚的楷模,走进了儿子的精神世界,成了他立志学习的榜样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2004年经过顽强的拼搏,我的脑瘫儿子考上了大庆石油学院,我又一次哭了,这是幸福的泪,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,我兴奋的几夜没睡着觉。忆起以前求学的艰辛,儿子说,如果没有妈妈,我是不会取得今天的成绩的。
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精彩推荐